Ctl Tnua
2020.12.29【創造性的理解與誤解:靈感的方法論 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Methodologies of Inspiration】
【講綱】
「創造性的理解與誤解:靈感的方法論 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Methodologies of Inspiration」(2018-2021)是一個以藝術本位研究為範疇的研究項目,由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與林維亞共同規劃主持、奧地利國家科學基金會(FWF)贊助支持,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MDW)為其主持機構。此講座將呈現討論克涅茲與林維亞自2005年來與蘭嶼達悟族人的互動、研究方法與「創造性的理解與誤解:靈感的方法論」計劃。
「創作性的(誤)理解」藝術研究計畫旨在透過將當代音樂創作、民族音樂學、社會學及行動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發展成跨文化的靈感與方法,鼓勵學術研究與藝術實踐之間的互動,納入西洋藝術音樂、民俗及非西方風格,特別是台灣達悟族的音樂傳統。理解與不理解都會引發不同的研究問題、創作靈感和藝術作品,亦可為非西方區域的後續應用帶來無法預知的意外收穫與靈感。這項研究計畫分階段進行一連串研究與創作的實踐步驟:從維也納的協同工作坊開始、邀請達悟文化傳承者及在台灣與原住民文化事務有經驗的專家至維也納進行共同研究與討論,聚焦研究團隊每人之間的互動。而後所有藝術本位研究小組人員前往台灣及蘭嶼進行田野調查,並與當地文化工作者一起切磋交流。計劃最終將會把研究及創作成果在台灣及歐洲呈現發表。
【講者介紹】
‧ 林維亞(中提琴音樂家暨民族音樂學者)
民族音樂學博士、中提琴演奏家、跨領域表演藝術工作者,為少有集演奏、作曲、學術研究於一身的音樂家。1997年前往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深造,追隨著名演奏家Wolfgang KLOS學習中提琴,同時與Axel SEIDELMANN學習作曲,Johannes MEISSL學習室內樂。林氏熱衷實驗音樂,與作曲家 Johannes KRETZ每年舉辦跨界及具顛覆意味的 aNOther Festival Vienna藝術節及音樂藝術啓發iKultLab藝術夏令營,在音樂之都掀起話題。自2005年她投身研究蘭嶼古謠和達悟當下的音樂表現,師從名民族音樂學家Ursula HEMETEK與Svanibor PETTAN教授,2015年以此取得民族音樂學博士論文。目前,林氏於母校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擔任博士後專案研究員及兼任講師,也是ICTM應用民族音樂學的秘書長,其研究項目擴及原住民音樂,新移民音樂,弱勢社群音樂,應用民族音樂學,與學術藝術跨領域研究。因其傑出之學術研究成果,已獲多項獎學金並參加世界各地的會議講座。
‧ 約翰內斯‧克雷茲(Johannes Kretz)(電子音樂作曲家)
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1968年生於維也納,後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追隨F. Burt 與 M. Jarrell 學習作曲和教育學,並於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Vienna)研讀數學。1992~1993年於法國巴黎IRCAM進 修,隨Marco STROPPA與Brian FERNEYHOUGH學習。克列茲為NewTon Ensemble Vienna、國際作曲家組織PRISMA、ikultur.com 、iKultLab音樂藝術夏令營和aNOther festival Vienna等組織的共同創辦者。現於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教授電腦音樂、音樂學及作曲,並擔任創新音樂科技中心(ZiMT, center for innovative music technology)主任,同時亦為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教學之餘,演出足跡遍及奧、德、法、波蘭、捷克、土耳其、立陶宛、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臺灣及中國。克列茲亦為奧地利及德國電台節目常客。曾獲許多著名場館、團隊及音樂家委託作曲,包含:維也納音樂廳(Konzerthaus Wien)、Klangforum Wien、Ensemble On Line、維也納魔笛樂團(Vienna Flautists)、quartett22、Internationale Lemgoer Orgeltage、Haller Bachtage、崔頓長號四重奏 (Triton Trombone Quartett)、Wiener Kammerchor等,並曾獲無數獎助金及各式獎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