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特異點IV:流變 - 動物 Devenir-animal>
[2018 博班實驗室系列演講 系列II] 戲劇化的方法—思想與藝術的創造性遭逢
【 流變 - 動物,流變 - 不可感知:地理音樂、分子振盪與多孔空間 】
講者:Ronald Bogue(美國喬治亞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
與談者:李育霖(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
時間:10月29日(一) 13:30-17:00
地點:教學大樓 C104
德勒茲與瓜達希對於音樂進行思考的推動力是生態哲學式的(ecosophic),它將音樂看待為混沌互滲的共生起源(chaosmic symbiogenesis)過程中的組成要素,而音樂的目標是間奏的解疆域化(deterritorializion of the ritournelle)和將臨之人民與新地球的創造。他們兩人對音樂的研究取徑起始自「流變—動物」,並追隨著音樂家梅湘對鳥鳴聲歌唱的創作而得到持續的啟發,然後達到「流變—不可感知」(becoming-imperceptible),也就是在動名詞的「世界」中,或者說「正擬造著世界」。這條從「流變—動物」到「流變—不可感知」的軌跡可以是作為德勒茲與瓜達希對於「分子振盪」(molecular oscillators)與「多孔空間」(holey space)的標記。德勒茲與瓜達希將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的分子振盪視為生物學要件,可用來對反於音樂的多重時間性,這種節律會推導出一種生態哲學的想法:作為地理音樂的音樂。德勒茲與瓜達希指認音樂是屬於戰爭機器中的平滑空間,但實際上音樂可以被更好地理解為他們所說的多孔空間,這樣的空間更有利於理解音樂的生態哲學視野。約翰˙路德˙亞當斯(John Luther Adams)的兩個編曲作品:〈你前去聆聽的地方〉和〈因努伊特石堆〉,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樣的維度。
關鍵詞∣ 德勒茲、梅湘、地理音樂、分子震盪、多孔空間
│講者介紹│
Ronald Bogue|美國喬治亞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為著名德勒茲專家。首部關於德勒茲與瓜達希的英文專書《德勒茲與瓜達希》(Deleuze and Guattari, 1989)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其他著作包括《德勒茲論文學》(Deleuze on Literature, 2003。中文版2006於麥田出版),《德勒茲論電影》(Deleuze on Cinema, 2003),《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Deleuze on Music, Painting, and the Arts, 2003。中文版2016於麥田出版),及《德勒茲餘波》(Deleuze’s Wake, 2004)。作者另編有《當代理論中的摹擬》(Mimesis in Contemporary Theory, 1991),《自我的戲耍》(The Play of the Self 1994),及《當代文化中的暴力與仲裁》(Violence and Mediation in Cotemporary Culture 1995)等書。
與談人:李育霖|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德勒茲論文學》譯者、《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共同譯者 。著有《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
│建議閱讀文獻│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Deleuze on Music, Painting, and the Arts,2003)台北:麥田出版,2016,頁31-107。
│參考音樂資料│
約翰˙路德˙亞當斯(John Luther Adams)作曲:〈你前去聆聽的地方〉(The Place Where You Go to Listen)
約翰˙路德˙亞當斯(John Luther Adams)作曲:〈因努伊特石堆〉(Inuksui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oxu4ocQb0
瑞貝卡・莉欽(Rebecca Rischin),《為時間終結而作:梅湘四重奏的故事》,台北:啟明出版,2018。
Comments